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用药指南>服药须知

体位性低血压原因及其预防

发布时间:2009-07-02   作者:四院   来源:本站   点击数:95719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量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避免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缓慢起床。醒后起床前先抬高头部取半卧位,以减少血压的变化,然后在床上坐起几分钟,双腿悬在床边片刻,待适应后再扶床边茶几、拐杖等缓慢站起。
2.补充足够液体量。每日液体入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包括食物含水量及饮水量。
3.热水浴可使周围血管扩张,因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因此,洗浴前应准备好浴垫,浴池椅子、防滑设备,以防发生意外。
4.弯腰后突然站起,调节系统不能对此行为作出迅速反应,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弯腰动作及弯腰程度,可借助于工具如吊钩取放用物。
5.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餐后休息一小时再活动,因餐后血液集中于胃肠道易出现低血压。
6.锻炼及过度换气可致血压下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力制定锻炼计划。
7.长时间站立因不使肌肉运动,比行走时更易发生低血压,故应尽量避免直立性工作,如长时间站立看画展,墙报等。
8.一旦出现头晕、眼花,应立即就地坐下或躺下,休息片刻后一般均能缓解。
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四类:(1)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α-甲基多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2)安定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3)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4)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预防的方法有:
 (1)告诉病人应用此类药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
 (2)用药后,夜间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夜间最好不入厕大小便。
 (3)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时须加小心。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刻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针灸百会、人中、十宣,必要时皮下注射升压药。由氯丙嗪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禁用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具有α作用和β作用,而α作用可被氯丙嗪所阻断,β作用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引起某些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降低。此时可选用单纯兴奋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如美速可新命,或新福林等,但纠正血压效果也不可靠。

下一篇:癫痫病人服药须知     上一篇:服用锂盐须知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