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相关部门>芜湖市精神卫生指导中心

2022年第二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发布时间:2022-09-0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841

【工作进展】

1.心理热线与心理援助。
(1)24小时心理热线。
①4至6月接听热线1078人次,成功干预危机来电(自杀自伤类)7人次。
②开展心理热线工作人员全员督导培训4场次,主要针对高危来电、特殊来电的评估和处理及志愿者的个人成长督导,参加人员120余人。
(2)心理危机干预。
① 4月7日、4月26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分别为某高校工会教师家庭幼儿突发意外事件的当事家长及校领导进行线上心理干预。
② 4月28日晚,某高校因学生突发跳楼事件,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吴秀梅、刘国荣受邀赴某高校为目击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个体辅导等心理服务。5月7日下午,为当事班主任、心理老师开展个体辅导等心理服务,受到校领导及师生的好评。
③ 4月29日,市四院心理专家徐慧受邀赴鸠江区检察院为未成年受侵犯女孩进行心理干预。
(3)疫情心理援助。
4至6月,市四院根据需要选派心理救援队为各防控区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分别赴弋江区、湾沚区、南陵县隔离点及定点医院现场诊疗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9人,线上为隔离点心理干预23人次,心理热线接听解答疫情相关热线146人次,开展疫情相关线上公益心理健康讲座5场,推送心理或疫情相关科普9篇。
①  4月1日,根据芜湖市疫防指挥部安排,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葛毅赴新冠定点医院,参加多学科专家会诊,为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服务。
②4月4日下午,受湾沚区隔离点邀请,市四院派精神心理专家杨永春赴该隔离点,为一名被隔离男士开展诊疗评估和心理干预。针对该隔离人员患有精神疾病且伴有冲动易激惹行为,杨主任给工作人员提出建设性建议及应急处理方法,受到隔离点工作人员的赞扬。
③5月23日,受弋江区高校隔离点邀请,市四院派心理专家刘伟及助手刘国荣赴该隔离点,为一名被隔离女大学生开展心理评估和疏导。同时向工作人员介绍了如何甄别隔离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如何缓解隔离学生的负性情绪及相关应急处理方法。
④6月1日下午,南陵县疫情防控中心邀请市四院精神心理专家分别赴许镇、三里镇隔离点开展被隔离人员精神诊疗及心理干预工作,根据被隔离人员情况给予针对性建议和指导,受到一致认可。
2.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1)4至6月,因疫情防控需要,市社会福利院实行封闭管理,心理治疗形式由地面转为线上,市四院选派心理治疗师为芜湖市社会(儿童)福利院12名儿童提供个体心理治疗132人次。
(2)6月30日下午,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赴市聋哑职业学校,为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专题为“家庭成员相处之道”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葛主任通过生活小视频,再现家庭中有关孩子教育、夫妻相处时常出现的各种问题,深入浅出介绍了依恋理论并让在场教职工了解家应是家庭成员充电的场所、休憩的港湾;还引导大家对自己家庭成员相处方式进行审视与反思,为营造更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做出进一步的改变。参加人员40余人。
3.心理科普知识宣传。
(1)4月7日,为加大保障民警辅警身心健康等爱警暖警工作力度,市四院心理治疗师王芳应市公安局邀请,为隔离封闭备勤的40多名民警、辅警开展主题为“健康睡眠,护航芜湖”网络讲座一次,受到主办方及参会民警的一致好评。
(2)4月21日,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葛毅受邀为全国疫情公益热线志愿者开展危机干预督导活动,此项活动将每个月定期开展。
(3)4月18至22日,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市四院承办疫情期间线上心理健康公益讲座5场,受益410余人。
(4)4月23日,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葛毅受市教育局邀请,为全市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不开心”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要性及如何防范心理问题等,直播有12万多观众收看,受到主办方赞扬及市民的好评留言。
(5)4月30日,市四院心理专家徐慧受邀赴弋江区教育局,徐主任把爱带回家,为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近4000人参加并受益。
(6)5月10日、23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赴中医药高专为健康医疗集团新招员工开展心理培训,累计受益300余人次。
(7)5月27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赴蓝湾半岛幼教集团高速御府幼儿园,为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40余人参加。
(8)5月30日,市四院防治科科长吴秀梅及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葛毅应邀前往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并调研该中心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袁主任接待并陪同,该中心的政府项目建设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希望提供心理咨询相关服务。根据对方要求,要求两位专家提出对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
(9)5月31日,市四院心理专家徐慧应邀赴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为全校师生开展以“健康心理,快乐人生”为题的心理健康讲座,现场50余人参加。
(10)6月2日,市四院心理专家徐慧受鸠江区团委邀请参加亨嘉会“青春自护 有你有我”第二期活动。徐慧主任讲述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通过阐述健康及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心理调适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科普宣教。线上线下的观众5020余人,均表示获益匪浅。
(11)6月8日,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葛毅主任应安徽工程大学邀请,应学校要求,为建工学院学生80余人,开展以《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为题的讲座,介绍心理压力概念、表现及如何缓解压力等,最后为在场的听众提供了抑郁的发现和自助他助的方法,受到与会者大学生一致好评。
(12)6月12日,市四院心理专家徐慧受湾沚区团委邀请,在线为中考学生及家长开展以“放飞梦想,拥抱中考”为题的讲座,徐主任讲述了压力的概念、心理调适、478呼吸放松技术、正念放松技术等内容,受到主办方及线上400多人的高度好评。
(13)6月23日下午,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市残联邀请赴市光明职业学校,为《2022 年全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业务培训暨残疾人工作者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学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葛主任以《幸福从心出发》为主题,主要讲解心理压力是什么,心理压力的表现,怎么缓解压力等,葛主任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具体应对压力的办法,最后为在场的听众提供了抑郁的发现和自助他助的方法,有效缓解残疾人工作者心理压力,受到主办方及与会者70余人的一致好评。
(14)6月29日下午,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徐慧受无为市委政法委邀请,赴无为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现场直播,两位主任分别主讲“幸福从心开始-心理压力调适与情绪管理”和“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好家长”,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受到主办方肯定及市民的好评。
4.社会心理服务。
(1)医校共建心理服务。4至6月,市四院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合作项目,目前已签订合同,院校合作,进一步为我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消防干警心理健康。5月26日下午,市四院与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人签订《芜湖市消防救援支队心理健康体检合作协议》,进一步为我市消防干警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消防干警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工作生活中,为平安芜湖、健康芜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3)搭建“心理健康云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筛查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健康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市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4)指导县(市)区建立心理咨询室。接县区领导安排,前往镜湖区镜湖新城社区、经开区龙山街道社区等开展调研,指导心理咨询室设立,更好参与心理卫生服务。
(5)开展心理健康体检服务。4至6月,依托市四院心理体检中心,市四院组建心理体检专家团队,与全市企事业单位合作,为职工提供心理测评,访谈与评估8场,累计心理健康体检209人,测评876人次,为我市居民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5.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人才培训。
(1)开展全市基层人员心理服务能力培训。4至6月,组织全市基层人员参加“国家基层人员心理服务能力培训平台”心理服务能力线上培训班,累计学员917人,学习正在进行中。
(2)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心理人才培训。4-6月,按照“芜湖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总体规划,市委政法委联合市卫健委,4至6月多方位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由市心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市四院选派夏仲、汪莲籽、蒋巧等5名心理专家授课,为全市心理学爱好者进行 “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技能培训,共计40学时,受到主办方及学员的一致好评。
5.保障疫情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4至5月,市疫情防控静态管控期间各县区部分居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余药量告急。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保障工作,市四院统一协调,全力配合繁昌区、南陵县、弋江区、三山经开区等管理部门为560余名居家患者送药上门,严防因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断药引起病情波动,导致肇事肇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6.精神卫生二级培训依次开展。
(1)5月28日,鸠江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举办了“鸠江区2022 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培训班”。芜湖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地病站专职副主任王学斌,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传福及专家一行6人应邀参加授课。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鸠江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管理中痛点难点解决之道;加深了基层精防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理解、重视,切实提高了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为鸠江区严重精神障碍服务规范有序地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6月21日,应南陵县疾控邀请,我院专家夏仲、吴秀梅前往南陵县疾控授课,南陵十五个乡镇的精防专业人员参会。我院专家就严重精神障碍的药物使用与副作用的处理,社区随访工作的开展与指导进行详细的讲解,尤其对随访的难点问题给出好的借鉴经验。本次培训为南陵县基层精防工作者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对有效预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芜湖”有重要作用。
7.精神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稳步推进。4-6月,市四院对口支援团队赴鸠江区、经开区、弋江区等县区,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及专业技术指导等工作,累计筛查与诊断复核患者1456人;技术指导570人次;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18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数达3488张,累计受益2204人次。发病报告卡、出院信息单报送。4至6月,全市报送发病报告卡810份,出院信息单649份,其中危险性评估三级及以上发病报卡共97份,信息扫描推送至市公安局。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专项督导。5至6月,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市四院专家、精神卫生指导中心负责人赴鸠江区、无为市、湾沚区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专项督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对各县(市)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组织管理、相关培训、病人摸排、诊断复核、随访指导、救助保障、信息系统与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今年三月份全市联合督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针对发现问题给予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此次专项督导对于推进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的落实,防止因管理不力导致肇事肇祸的发生,保障社会安全有重要意义。
9.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控制
(1)知情同意但无随访记录患者。全市330名在册患者在2022年第二季度内无随访记录。要求基层精防人员对于所有患者的随访要做到应访尽访。
(2)持续不服药患者。全年每次随访记录均为“不用药”患者数,全市共2449人,占在册患者的12.38%。请各县(市)区加强对患者规律服药指导和宣教,减少持续不服药患者人数与比例。
(3)“医嘱勿需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全年每次随访记录均为“医嘱勿需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全市共25人,占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0.17%。各精防医生应严格按照精神科医生医嘱填报此选项。
(4)失访患者数。截至6月30日,全市累计失访患者213人,占在册者的1.08%。对失访患者,精防人员应当立即书面报告政法、公安等综合管理小组协助查找,同时报告上级精防机构,并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如实记录。
(5)患者流转情况。截至6月30日,全市报告卡迁入基层超过5日未处理转区县19人次,基层重复迁移患者超1个月未处理退回89人次;迁入待处理489人次。各县(市)区加强信息质控,对滞留在区县级的患者及时进行二次分配,并督促精防人员尽快接收、处理流转信息。
10.严重精神障碍项目管理与信息报送。
(1)686项目工作及日常管理:686门诊救助项目申报患者免费515人,就诊和服药处正常使用中。
(2)发病报告卡、出院信息单报送。4-6月,全市报送发病报告卡810份,出院信息单649份,其中危险性评估三级及以上发病报卡共97份,已扫描推送至市公安局。


【基层精防】
加强信息共享,共创精神文明
---记鸠江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一直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及难点。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伴随病情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对个人,家庭,社会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决定了这项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共同参与完成,携手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体系,减少或避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目前我区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共计2592名,为切实做好对2592名患者的管理工作,根据《精神卫生法》《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相关要求,主要做法如下:
一、齐抓共管,加强交流。
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中,我区始终坚持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由平安办牵头协调,卫健、司法、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合理分工,信息互通,各镇街共同参与。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设有精防医生,专人专管,并定期同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召开信息交流会,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网络,做到患者管理服务无缝衔接,不发生少管、脱管、漏管现象。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源与保障。
二、加强合作,重点摸排。
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中,鸠江区卫健委向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部门收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数据,进行比对查重、确定唯一性,在实行闭环管理,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同时,对不在管,失访等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下发至所属管辖范围的镇街,对这些患者追踪,溯源掌握具体情况。
今年5月初,我区进行了一次信息收集,联合摸排出153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在精神专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通用环球中铁芜湖医院,芜湖宁静医院专家的支持下对这些患者分批次进行诊断复核,风险等级评估,其中沈巷镇、白茆镇、官陡街道管辖范围内不方便出行的患者,区卫健委邀请通用环球中铁芜湖医院,芜湖宁静医院专家同精防医生、辖区干警、镇街负责管理人员为其上门诊断复核,确保切实地掌握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此次摸排重点在于查缺补漏, 全面掌握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同时强化了基层管理人员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新摸排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均录入卫健系统,并同司法,民政,残联进行信息交换,3级及以上患者同公安部门进行列管。
三、精准培训,提升能力。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管理过程,因此学习交流管理经验尤为重要。为全面掌握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加强服务管理和救治救助工作措施、预防、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事件的发生,增强各级各相关部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人员的防治知识,提高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早期识别、处理和社区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在鸠江区委政法委牵头,区卫健委精心组织下,邀请到市卫健委、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家于5月28日开展了一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培训会,参加人员包括区卫健委、综治办、区公安分局、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残联,妇联部门分管领导和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人员,各镇、街分管综治人员,各镇、街派出所、各村(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人员,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主任)和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人员共计300余人,此次培训从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社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识别、评估、随访等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来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劲头也很足,通过这次培训后,各级相关部门参训人员都表示受益匪浅。
四、评价效果,重在落实。
    通过本次综合管理培训,我区从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获得了明显提升,对现有的非在管患者进行了一次梳理,对某些出院不愿意接受管理的患者,有“关爱帮扶小组”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共享,随访人员上门沟通,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依从性,规范了药物治疗,为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鸠江区卫健委  王平供稿)


【精防科普】
受害者、施害者以及裁判员:
在婚姻里,你扮演的是哪个角色?
门诊来了一对夫妇,说二楼医生要求他们来做心理治疗。
你们因为什么来做心理治疗呢?我进行常规访谈,看看他们来做治疗的目的。
老公指着老婆:给她看。
老婆的表情很奇怪,眼神游移,欲言又止,只好问她:你怎么了,为什么要来做心理治疗?
她拼命摇头,对着老公努努嘴:我的问题都是他!
谁知老公看都没看她,忙着控诉:老婆抑郁了,失眠,还整天疑神疑鬼。
老婆气不过:他不理我,电话也不接,连我名字都不喊了!要看我们一起看,看看到底是谁不对!
他们跟很多来做心理治疗的夫妻一样,共同点就是:1、自说自话,谁也不要听对方的,2、执着于谁对谁错,都希望对方先改变。
1、争执背后的原因是受害者情结
这对夫妇刚刚落座,争先恐后介绍起夫妻争执,常常是这个刚刚开口,另一个就来补充。老婆说:他在家一天到晚玩手机,喊他也不应……
老公连忙解释:我哪里没有回应你,明明是你太着急,我还没来得及回你,你就受不了,要么催催催,要么就骂人。
有意思的是,老婆根本不接茬,自顾自说起来,每一句都是控诉老公情绪反射弧太长,跟他讲话,却总是感觉跟墙壁说话,分明是不把我当人。
他们谈话的模式有个特点:试图让对方认错,希望对方先改变。
这其实是以受害者自居的心态,就像小时候受委屈了,要找家长、老师评理,教训下欺负自己的人,这样可以过得更舒服一点。
确实,当我们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纠纷、争执,或者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常常想到的是求助,通常呢,会找个信得过的、年纪大的、有经验的,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当然,我们都希望请来的人,能够帮自己讲话,如果能够“铁面无私”地帮我修理对方,那才是找对人了。
例如,这对夫妻的老公认为老婆有病,疑神疑鬼,潜台词可能就是老婆神经病,不可理喻,把我折腾得不轻,实在受不了,不如交给医生修理一下。
而老婆可能会想,你不理我,肯定有鬼,我偏要查个水落石出,越是瞒着我,越是有问题,越是不理我,我越要看看背后捣什么鬼,你找医生来,恰恰说明你看不上我,我是被你嫌弃的。
婚姻家庭治疗师往往就被推到裁判员的位置上,面对各执一词的两个人,这其实是一种三角关系,三个角分别是受害者、施害者、裁判员,问题是夫妻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是施害者,自己才是受害者。
来做心理治疗,很多人抱着这样的希望:想找个评理的地方和靠谱的仲裁者。可是呢,心理治疗师恰恰不会帮他们做判断,更不会轻易告诉他们谁对谁错,哪种解决方式更好,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意识需求,看看自己到底在争什么。
2、夫妻争执的模式比内容更重要
首先,要看看他们是怎么争执的,争执的内容固然重要,争执的形式、方式更重要,尤其是重复的、循环的模式,比如:
为什么每次讲到那个问题,我们就会吵架?
为什么我一开口,他就认为我啰嗦?
为什么他讲那些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为什么我们生气,总要讲一些反复的话,连骂人的话都没有新意,反反复复就骂那么几点?
你需要静下心来,不带任何判断的,仔细回想之前的片段,看看中间有哪些是雷同、反复出现的情节、局面,或者是模式。
如果观察到这个固定的模式,恭喜你,你成功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你需要体会自己受伤的感觉,看看你的委屈、心碎、痛苦、焦灼、忧郁等等坏情绪,到底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都觉得自己受伤了?
为什么受害者总是我?
为什么他(她)总是那样对待(欺负、忽略)我?
他(她)做了什么,让我如此难过?
我在难过什么?
当领略到自己的受害者角色,那么,你就在解决伴侣关系的路途,又迈进了一大步。这个被固定的受害者角色,就是心理治疗需要处理的,因为只有当自己不能处理的局面或者不能面对的人,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落在下风,就会有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等情绪。
而这些情绪往往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来自久远的记忆,甚至源于你的婴儿时期,只不过你的伴侣帮你激活了这些原始的情绪记忆。
总是有特定的旋律和场景,让你悲从心来痛不欲生;总有雷同的桥段,让你情不自禁心意难平。这些一再反复发生的事件,肯定有个共同的特点,帮助来访寻找这个共同点以及背后的原因,是心理治疗所工作的重点之一。
3、受害者角色入戏太深
在治疗室,我通常首先了解来访家庭的情况,看看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尽力会提供更大的舞台,让他们本色出演,看看夫妻的互动情况。
当我留出空间,让这对夫妻尽情发挥的时候,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
老公:每次我讲话,你总是抠字眼,明明不是那个意思,你非要追着不放!
老婆:我没有,明明是你讲话太少,再说了,我没有追着你,是你讲话不清不楚。
老公忍无可忍:好了,好了,今天在老师这里,我们就把话讲清楚,看看到底是谁不对,省得每次都吵吵吵!
没想到,老婆突然跳起来:不是老师,她是心理医生,不一样的!
我连忙问:是啊,刚刚老公在说老婆总是抠字眼,可是为什么老婆你突然说医生和老师不一样?
老婆连忙解释起来为什么她认为医生和老师不一样。可是,我关注的重点是他们相处的模式,要提供更多的讨论机会,让他们讲明白,发生了什么,是怎么考虑的,要讲出这样的话。
老公的回答是:感觉老婆总是逼人认错,而自己并没有哪里做得不好,实在莫名其妙,很冤枉。
我赶紧问老婆:你呢?你看他讲得不对,是什么让你要迅速指正他?
老婆的回答很有意思:看他讲得不好,就想还原之前的事实真相。
还原事实真相,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样的想法和感觉,让你觉得有个真相很重要?我要追问。
老婆:觉得说得不对,心里很委屈,就想纠正。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委屈,觉得对方说错了,误解自己。而他们互动的模式,就是不停试图让对方认错:你错了,你让我不舒服,你让我不开心了。
这就是受害者角色,他们一直逗留在角色里,明明想一吐为快,让对方承认是他们误会自己,自己受伤害了。可是一而再地争执,反而让他们固执地停滞在受害者角色里不能自拔,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婚姻是两个人的配合,如果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就会变得受害者角色入戏太深,反而不能解决问题。
而这其实才是很多婚姻问题背后的真相。
4、多重角色混杂不清
和很多夫妻一样,这对夫妻认定幸福快乐的前提是对方要好起来,比如:听我的,顺从我的想法,做事情符合我的期待等等。那么,他们又变身为对方的裁判员,判断对方是否正常,是否合格。
当老婆指责老公讲话不对,让自己受伤害时,其实是一种裁判员角色,而对于老公来说,觉得老婆总是在我的语句里挑刺,鸡蛋里挑骨头,让我觉得无奈、委屈,这也是裁判员角色入戏了。
人都是感情动物,感觉吃亏受委屈,肯定希望有人主持正义,帮助自己,惩恶扶弱,只是当你认定自己是受害者不放,就会把对方当作施害者,而对方其实也很委屈,觉得自己才是受伤害的那个,那么,你的坚持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你就是施害者角色。
这个时候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谁也说不清楚,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话,夫妻两个就不是单纯的婚姻合作伙伴,而是多重角色混杂不清的状况。比如这对夫妻一个劲让对方认错,另一方面又不停制造出新的争执桥段。
老婆:我就是觉得事情不是他讲的那样,他总是不听,我只好讲给他听。
老公大呼委屈:你哪里是讲,你是唠叨,全家人都说你唠叨,你还不听,你就是不肯承认自己有问题。
老婆气不打一处来:我有什么问题?我在家勤勤恳恳做家务,伺候一家大小,你说,你怎么这么没良心,上次你妈妈生病,还是我伺候的!
老公:我难道没有做家务吗?儿子学习,让你多上心,你倒好,送到小饭桌就不管了!我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难道不是为了这个家吗?
这是夫妻争执常见的特点:很少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件事,总是扯东扯西。而最喜欢强调的就是:你错了,我没错!你让我受伤了,你要负责,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跟我没关系!
这样的话,夫妻争执时,每个人都身兼三职:受害者、施害者、裁判员。结果,造成角色混乱,讨论的内容变得不仅时间跨度大,内容线索也常常跳跃,经常从一个事情猛地跨到另一个事件,从这个人扯到其他人。
而变化最大的,其实是自己的角色,因为同时身兼数个角色,不同角色随时随地切换,结果,无法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常常是家庭琐事越发烦琐,反而夹缠不清。
这也是我在临床见到的困难家庭的原因:夫妻不能各司其职,而是互相埋怨、纠缠不清。
5、夫妻争执的一个解决方法
成功的婚姻有个特点:夫妻各自的角色清晰,而不混杂,也不固定某个角色。就是说,不要内心戏太足,认定自己就是受害者不放,或者认定对方就该对你的不爽负责,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感觉全世界都欠你一个公道,那么,你要的不是老婆、老公,而是包公了。
解决夫妻争执,有三个要点:
觉察自己在哪个角色,是不是固着于受害者角色里
觉察自己的情绪及其背后的原因
尝试换个新的角色,觉察在新角色当中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请这对夫妻停留在争执不休的情绪里,体察下这种激烈的不爽情绪,第一,判断这是什么情绪?
老婆的回答是:委屈。
那么,第二步就是这个情绪持续的时间:这种情绪有多久了?
请她回忆委屈这种情绪,是不是很熟悉,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
老婆陷入了沉思,老公小心翼翼地补充:儿子也说你喜欢挑刺,难道你生孩子之后就有了?
老婆一听,又要发怒,我再次请她留住愤怒里,看看这是什么感觉,想起了什么?
老婆泪如雨下:其实愤怒是觉得不被理解,觉得自己没错,委屈的感觉很早就有,都记不得多大了,从小父母争执不休,总是不听我讲话,所以特别希望有人爱护自己,可惜一直没有。
老公也承认:看到老婆发怒,本能就想逃跑,根本不敢靠近,怕得要死,同时也觉得委屈,就像小时候考得不好,不及格卷子拿回家一样,生怕父母暴跳如雷,呵斥鞭打,可是,考得不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啊,可惜父母又不听我。
那么,第三步就是请他们回忆下委屈的对立面,也就是施害者的感受,看看伤害自己的人,大概是怎么想的。
老婆的答案是其实父母那时也自顾不暇,也不是成心冷落自己。老公也说当年自己读书不开窍,父母恨铁不成钢,没想到成绩没搞上去,反而把自己吓到了,至今一看到冲突即将发生,就索性望风而逃。
接着是第四步:分别感受不同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尝试下裁判员的角色体验,看看指责、批评的时候,自己的感受,并且揣摩一下对方的感受。
最后,我邀请他们扮演对方的角色,现场进行演练,看看自己演的时候是什么体验,再看看对方演得跟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 
他们照做了,有意思的是,他们一边做,一边哈哈大笑:之前只想过自己委屈,没想到自己竟然是戏精,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还能扮演了那么多角色,更没想到的是,做戏精的话,也给自己的婚姻添加了不必要的争执和委屈。

(葛毅: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
















下一篇:2022年第三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上一篇:2022年第一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