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和理想化的父母告别

发布时间:2023-10-25   作者:蒋巧   来源:心理治疗中心   点击数:2237

前期炒作非常火爆的乌尔善导演版的《封神榜-朝歌风雨》在电影平台上线了,对于我这种平时不去影院观影地人来说是最好的福利。随着全民对“心理”这一学科的重视,很多影视作品都加入了心理学的元素,在这部电影里我也看到很多心理学知识的碎片,非常欣赏导演的构思,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原著,带给我们不同的内心体验。

影片的开头,我们的主人公-殷寿是位大英雄,是质子们理想中的父亲形象:英勇、威武、有能力,但同时也是王室中的次子,不被父亲重视但却是可利用的一个儿子,所以他的质子团都是和他有同样身份的皇子。随着狐妖的出现将殷寿潜意识里的欲望激发:成为王。原著中殷寿是受狐妖的迷惑变成暴君,但乌尔善导演的这部封神里,原罪是主人公潜意识作祟。为什么他的潜意识里会有成为王的想法?在家庭子女的排序中,老二也是家中最听话、最能干的一位孩子,因为他想要获得父亲的认同取代老大的位置,所以殷寿是位善战的英雄,但内心暗藏着取代太子、甚至大王的地位原始本能的欲望,一位有能力的老二肯定有颗取代他人的雄心。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就非常注重对来访者潜意识的分析,自由联想技术就是治疗师引导来访者对自己潜意识的探索,治疗师就是那个“狐妖”,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潜意识,来访者的潜意识往往是有很多没法实现的欲望才会让自己矛盾和痛苦,比如:讨好型人格的人潜意识里隐藏极大的恐惧、愤怒和攻击无法表达,长期以往就会抑郁或产生躯体化的不适,而治疗师就会帮助Ta看到被隐藏的负性情感,并引导TA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负性情绪,从而减轻负性情绪给自身带来的影响。

影片中另一个心理学知识的碎片就是:弑父,从殷寿潜意识里的弑父取代父亲的想法,到逼迫他人弑父,再到整日担心自己儿子会弑父被他人取代,直到被质子“儿子”杀死这个过程,“弑父”这条脉络穿插全剧。

这让我想到精神分析中的一个名词就是:俄狄浦斯冲突,这是一个从希腊神话故事中引用而来的心理学名词,也是一个男孩弑父的故事。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要么是“战胜”自己的父亲,要么是认同父亲。在殷寿逼迫质子杀害自己父亲那场戏中,有人认同了,有人开始对理想中的父亲开始失望带来的反叛,比如姬发,由理想化到理想化父亲形象破灭,也是一个精神上的弑父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利人格成熟发展的一种方式,所以才有了后续姬发的灭商成功。


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这种例子非常多,当我们的孩子开始有独立意识时,TA们总是和父母冲突,希望父母认同他的观点,但总是不成功,他们不成功的原因是:他们心中“理想化父母”期待没有被实现,总想把现实中的父母改造成自己心中理想化的父母形象,当父母做不到时,TA会愤怒。

我经常和那些孩子说:可能吗?你父母都没把你改造成他们理想中的孩子,你怎么可能把他们变成你理想中的父母,为什么不接纳现实中的父母,放弃理想化的期待,这样你才能走远,否则你就会固着在病态中走不出去。其实也是希望TA在内心将理想化的父母“杀”死,才能接纳现实中真实的父母:有爱你的时候,有对你生气的时候,甚至也有不讲理的时候,那样的父母才更真实,因为我们的父母是值得被原谅的,没有人教过他们怎么当爸妈,却把我们养育长大,当我们放弃理想父母期待并带一颗接纳的心时,父母也会放弃心中理想化的孩子。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每一个来心理治疗中的家长都特别焦虑,总问我怎么做好父母,我总是夸他们做得太好了,好到孩子无法超越您,变成对您和家的依赖,或者孩子总想超越您,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用尽所有的力量和您对抗,那还有心思学习吗?最好的父母就是做不完美的父母,允许孩子和自己有对抗,允许自己很多东西不懂,允许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

允许孩子和您“斗争”

《封神榜-朝歌风雨》说的是人的善与恶,父与子的故事,心理学中,“父亲”这个词代表的人物更广泛,可以是母亲、养育者、身边的权威人士,假如您是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的“父亲”,那就允许孩子和您“斗争”,帮助孩子完成内心战胜您的这个过程,这样TA才能完成和您的独立化的个体分离。


下一篇:面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应对?     上一篇:学校恐惧症:为何一上学就各种不舒服?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