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十三课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发布时间:2010-01-29   作者:本站   来源:院感办   点击数:94822
     在年龄进入老年期的同时,人体出现了许多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据研究,65岁的以上的老年人若与30岁的健康个体对比,前者的脑重量为后者的56%,脑血流量为80%,最大工作速率为70%。此外,在心、肾、呼吸与代谢功能上也有着明显的下降。可见,随着年事老迈,人的精神功能自然趋于缓慢和欠灵活机敏。当然并非全都如此,有不少老人的精神功能仍保持相当的良好,高龄老人的生活方式渐趋单调,愈益孤寂者多,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等不少躯体疾病也越来越多,在躯体衰老多病和家庭地位下降,以及经济不富裕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高龄者发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异常者,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当今世界中有相对增多之势。因此,重视老年期的心理卫生,防止老年时期精神疾病的发生,目前已经成为精神病学中的另一新课题。
     随着人口老化,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增大,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根据北医大精研所于1986年西城区5062名老人的心理社会状况调查,发现仅24.7%的老人自感健康状况良好,73.3%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在不良情绪中22%老人自感烦恼,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则超过 40%。23.4%的老人情绪不稳,易怒、家庭关系差的老人则达44%。丧偶、身边无子女及单身居住的老人,其孤独感占15%-19%。5.1%的老人感到生活没意思,家庭关系不好者的比例高于家庭关系好的三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表明不良情绪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经济来源,年龄与家庭结构等因素。
     一些研究指出部分年老离退休后,家庭就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单调生活、空巢现象、丧偶、家庭人际关系以及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变化等都是老人面临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好,适应得好,则心情愉快,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贡献。若处理不好就会适应不了,心情压抑,情绪苦闷,甚至丧失生活的兴趣。近年来抑郁性神经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与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密切有关。
    此外,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且致残程度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发达国家资料显示,中、重度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4-6%,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加,在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20%。1986年在北京地区对1090名60岁及以上人口调查,老年期痴呆的中重度痴呆患病率为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在同一地区扩大样本至5172名老人调查,患病率分别为0.75%与1.01%,若用1984年美国65岁及以上人群的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则65岁及以上人群中严重痴呆患病患病率为3.2%,与美国资料接近,上海调查资料患病率较北京高。1989年北京城区对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调查,60-69岁年发病率为0.7‰,70-79岁为4.1‰,80岁以上增加到25‰,发病率亦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老年化的进程,老年期痴呆病人亦会增多,若不及时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将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心理卫生保健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1)    防止老年期的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要改善退休老人的待遇,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协调其家庭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内容,并减少精神紧张,对已发生心因性疾患的,应充分地重视环境调整与精神治疗。
2)    防止老年性谵妄:在伴发躯体性疾病的同时,高龄患者易产生老年性谵妄。故应积极早期防止躯体疾病,注意患者对使用的任何药物的耐受情况。当解除了躯体疾患或营养、代谢失调之后,老年性谵妄是可望恢复常态的。
3)    注意改善脑功能状态,防止一些缺血性脑疾患导致的精神异常。要防止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加强脑血液循环,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措施,如服用降血脂、减轻血管脆性、促进小动脉扩张的药物。
4)   开展老年心理卫生的宣传与咨询,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增强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下一篇:第十四课 身心健康新概念     上一篇:第十二课 多动指数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