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八十四课 人格解体障碍 一种很少被认识的精神障碍

发布时间:2016-08-08   作者:副主任医师 汪正华   来源:院感办   点击数:94132
    某咨客,女,24岁,大专文化,未婚恋,平素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于交际;但对生活还算满意,家庭成员关系融洽。无任何诱因,今年上半年某天她“突然感觉周围一切都变得陌生,意识像蒙上了一块玻璃,没有真实感。当时她还没在意,以为是心理作用,但是这种奇怪的感觉一直持续了下来,才意识到可能是精神出了问题。父母给她很多安慰,没有任何作用;晚上也睡不着,反复惊醒,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样。她曾经抚摸周围的物体,让自己知道这不是在梦里,但是越这样,情况就越糟糕”。她感觉好像与世隔绝了,在以第三者的眼光看世界,满满的模糊感和不真实感,好像自己活在梦里,机械地本能地说话和做事,从一个地方莫名其妙又到了另一个地方,而自己始终处在模糊之中,为此很痛苦并来院求治。
    该咨客向医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症状,知道自己没有疯,但很痛苦和无助,经医生诊断患有解体综合征,其有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在DSM-V中,这一精神障碍被分类为解离症;在ICD-10中,它被称作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症,并被分类为“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对于该症的通常描述包括:感到自己从物质躯体中脱离,感到自己并未占有身体的全部;失去对自己语言、动作的控制感;觉得和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断开;经历着生活改变,但却没有任何体验或参与感,仿佛生活是在电影里的场景;失去对身份的确定感;很难把自己和现实、环境关联起来,就像是做梦一样,有灵魂出窍体验。偶然瞬间的轻度人格解体是正常的;强烈、严重、持续或反复的人格解体则是问题;只有当解离持续并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工作这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功能时,人格解体障碍才能确诊。通过研究给出该障碍的一个精确定义被证明是很困难的,一方面人格解体本质上具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描述人格解体的语言包含歧义,还由于人格解体往往和失实症往往同时出现。它被认为主要是由生活中严重的灾难事件导致的,包括童年性、身体、心理伤害;事故、战争、酷刑、恐吓袭击和严重的吸毒经历。现在并不清楚基因因素是否对此有影响;然而在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体内确实存在许多神经化学物质以及激素改变。虽然该障碍是一种对于现实体验的改变,但是患者能够保持对内在体验和外在世界客观事实的区分力。无论是间歇还是持续的人格解体,发病时患者都能够区分现实和幻觉,它们对现实的知晓力始终保持不变,经医生解释后该咨客心中释然。
    虽然人格解体障碍曾经被认为在一般人群中非常罕见,但现在认为一般人群中一生中有1%-2%的几率罹患人格解体障碍。尽管人格解体障碍出现几率很小,但不同程度的人格解体却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常遇到的。人格解体障碍障碍和早期感知与注意过程破坏相关。由于缺乏文献,许多精神科医生不了解人格解体障碍。其实,典型的人格解体障碍是很容易识别的;典型的人格解体障碍只有人格解体症状,没有其他精神疾病症状,另外,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发病很突然,病人往往可以清楚记得发病时间,尽管病程已经几年,病人还是可以记得是那月那天开始发病,甚至可以记得是上午还是下午。这个特点是其他长期精神疾病患者不具备的。人格解体障碍不被认识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有效治疗。临床药物研究中探索一些可能的选项,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惊厥药,阿片受体拮抗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优先考虑的是氟西汀。抗惊厥药优先考虑是拉莫三嗪。阿片受体拮抗剂,一般医疗机构没有。由于发病少,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样本进行临床治疗的对照研究。关于这个疾病的治疗报告大多数是个案报告。


副主任医师  汪正华




下一篇:第八十五课 说说情绪     上一篇:第八十三课 情绪与疾病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