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棍棒法”戒网瘾不可行

发布时间:2009-07-29   作者:程万良   来源:大江晚报   点击数:95031
      上周,卫生部叫停“网瘾电击疗法”的消息,把已经备受争议的山东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快,又传出了杨永信电击治疗室牌子被撤掉的消息。暑期是网瘾高发时期,一些有网瘾倾向的学生在议论“电击疗法”的同时,也说起自己的父母曾经使用包括棍棒、上锁、关禁闭等土方法让自己戒除网瘾。但这到底是否有用?下面请我院专家为您解答。
   本市某高校大一学生小吴,在高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因为无所事事而开始学会上网的,而那时小吴对于网络还没有瘾。进入高校后,电脑成为了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性格内向,高中时代的朋友本就不多,进入大学后新结交的朋友又少,因为家境优越,父母为其买了台电脑让他“在信息时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小吴很快发现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因为家人不在身边,老师也不像高中时管得那么严,他与那些爱上网的同学一起,沉迷于网络了。小吴说:还有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并不会使用电脑,进入高校后,很快迷上的网络并且不能自拔。
   小吴曾经有个同学泡在网吧里几天几夜,辅导员把他拉出来后没几天,他又翘课去了网吧。“失踪”几天后,老师和同学们才把已经虚脱的他架出网吧。小吴说:“为了这件事,我们辅导员老师教育了大家好几天,让大家引以为戒。”我们发现在QQ和百度上,24小时挂网上的不少,甚至有些人一听到提示音,就是在睡梦中也会立马跳起来回复。小吴的另一位大学同学小蔡说:他每次打开群的时候,凌晨三四点的留言并不罕见。
   其实上网成瘾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中学生网络成瘾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探究网瘾的原因固然不易,而针对如何解决,却更加困难。迄今为止科学上尚缺乏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因人而异。有位同学在接受心理辅导时说,她因为太过于迷恋网络,父母实在恨铁不成钢,又苦于没有办法,只好当孩子碰一次电脑,他们就棍棒相加一次,希望藉此让他知道碰电脑就会挨打。孩子的父母还振振有辞地说,这叫厌恶疗法。让孩子把上网和挨打联系起来,以后就会产生讨厌上网的想法了。
   这可能算极端的,而更多的方法是给电脑设置密码,但孩子们的电脑知识无师自通,破解密码的本事往往都很大;没收网线,不付网费,不给零用钱等也是家长们常用的控制网瘾的方法,还有直接毁坏电脑,甚至为了防止孩子去网吧有些家长雇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等等。
针对家长的各种硬性治疗网瘾的方法,儿童心理问题专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博士说,如果家长私自使用类似厌恶疗法的棍棒法等,并不利于孩子戒除网瘾,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关心网络成瘾者,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如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等。土法治网瘾不如多给孩子一点爱!
   互联网过度使用,又称网络成瘾或病理性互联网过度使用,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互联网过度使用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互联网过度使用的成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而家庭则是重要的外因之一。杜亚松博士说,孩子上网愈多,和家人沟通愈少,社会圈子愈小,抑郁和孤独感亦愈高。因此,有必要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温暖,满足他们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的心理需要,从而改变在网络中寻求心理需求的满足方式。
   究竟如何判断有没有网瘾呢?一天上网五小时就是有网瘾吗?那许多办公室白领一族都逃不过“网瘾”这顶大帽子。目前医学界普遍使用的“网瘾诊断标准”为Beard修订的互联网过度使用筛查标准:共8个条目,按照“是”、“否”回答,具体内容包括:
1、一心只想着上网;
2、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
3、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
4、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抑郁或易激惹;
5、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6、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或失去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7、对家人、朋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卷入上网的程度;
8、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以上八条,前5条必须都满足,并同时满足后3条中的至少一条才能诊断为网络过度使用。你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周围是否有人已经符合这一网瘾诊断标准,如果符合,那就需要引起警惕,尽早到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处求助。

下一篇:网络成瘾症的成因     上一篇:做快乐的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