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不可忽视的“后高考心理”

发布时间:2020-07-15   作者:陈静   来源:康复科十六病区   点击数:91202

      今年,1071万高考生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备考过程——疫情、网课、延期、战高温、斗暴雨......在那时,家长一切以考生为重,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一旦发现他们情绪波动,便积极的进行疏导。但是,随着最后一批考生走出考场,高考落下帷幕,不少家长放松了下来,“孩子都高考完了,不用再承受学习上的巨大压力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真的不用担心了吗?

      研究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录取这段时间,考生的情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然而却有60%左右的考生会在这个时候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高考结束到大学入学近3个月的心理“真空期”里,部分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承受来自周围人的各种“关心询问”。上述压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后高考心理”期。

    “后高考心理”期有以下具体表现:

      1.高考结束之后,成绩公布之前

    (1)迷失目标,茫然无措

      高考结束之后,部分考生无法适应不用高强度学习的生活,就像一根持续紧绷的弹簧难以恢复。这类考生会突然感觉生活没有了重心,不知道要干什么好,浑浑噩噩,怅然若失。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考的不理想,自我封闭;二是考完后的暂时性厌学,对任何事物都丧失了兴趣。

    (2)执着成绩,后悔懊丧

      部分考生觉得自己发挥不好,又或是对自己曾经不够尽力而追悔莫及,在等待出分的日子里,每天的生活就是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上网,一遍遍计算自己的高考分数,情绪非常压抑,陷入了无尽的懊丧和痛苦中。

    (3)极度松弛,尽情放纵

     一些考生突然失去来自学校、家长的管束,抱着“把这些年的损失完全补回来”的想法,会昼夜颠倒、通宵达旦的打游戏,在身体和心理状况都非常疲劳的高考后,“尽情纵乐”是相当不利的,而且也极有可能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2.成绩公布之后,学校录取之前

     此阶段对考生心理产生影响的不是高考成绩本身,而是成绩与本人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1)比期望值低

     考生对高考成绩预估乐观,但成绩却低于自己的期望,因此会感到痛苦,并表现出回避家人好友、食欲不振、情绪低落。

     (2)比期望值高

     高考成绩比期望值高的考生心理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当考生心理弹性较弱时,“高中”可能会使他们出现精神亢奋、不眠不休的症状,又或者表现出反复确认、不敢相信的状态。

     (3)与期望值差不多

      这类考生的心态是相对比较平和的。但对于高考失误的考生来说,面对赤裸裸的“成绩单”,预估和现实如此吻合,也是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心理调适的。

      3.大学录取之后,正式上学之前

      此阶段对考试心理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志愿的填报。能够根据成绩和排名选到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不过,但是对于因填报人数过多、对自身预估失误等原因而无法被理想院校录取的考生来说,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考生身心健康的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家长和考生需要做到:

      1.接纳结果,调整心态

    无论成绩如何,高考都是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成功可喜,继续努力;失利不悲,再接再厉!改变那些能改变的,适应那些不能改变的,让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重建自信,超越自我。

      2.管理情绪,及时求助

      高考后考生出现过度兴奋或过度低沉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若持续1~2周没有恢复,家长和考生都应及时向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因为,任何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的情绪都容易加剧心理疲劳,对身心构成伤害。

     3.调整行为,迎接未来

      在保持劳逸结合、规律作息,以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体验兼职、参加志愿活动、与同伴携游等方式锻炼自己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也可以通过与考生交流,给予其生活能力、待人接物、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经验。

      7月23日开始,高考成绩将会陆续公布,祝愿广大学子在保持良好情绪的同时,金榜题名、取得佳绩。



下一篇:了解正念减压团体     上一篇:认识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