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门诊里的“循环怪圈”

发布时间:2021-07-19   作者:刘畅畅 指导老师:陈方煜 主任医师   来源:   点击数:2618

      洪阿姨今年48岁,平时性格开朗,做事麻利,和丈夫一起管理一家民宿,儿子也在外地一个不错的大学读书,在邻居眼中,洪阿姨就是成功、幸福的代表。但是,最近一年,洪阿姨感到非常痛苦,总是莫名奇妙的担心害怕,却说不清楚自己在害怕什么,按洪阿姨自己的话讲“心总是提着放不下来,现在儿子上大学了,家里生意也不错,也没什么让人担心的了,但总是控制不住,每天脑子里都在胡思乱想”。

      在朋友的建议下,洪阿姨独自来到医院打算检查一下。医生发现,在交谈中,洪阿姨眉头紧皱,表情痛苦,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总是不能安静坐在板凳上,时常站起来讲话,并且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身上哪里不舒服,以及前前后后看病的经历,情绪十分激动。

      问诊后,医生表示,最近一年来洪阿姨常控制不住的担心害怕,认为自己有胃病,常感觉恶心呕吐,多次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都显示没有异常,但还是不放心。晚上时难以入睡,容易被惊醒,在相关辅助检查完成后,医生认为洪阿姨得了“焦虑症”,并给予相关的抗焦虑药物治疗。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主要表现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以及运动性不安。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重要事件,比如考试、面试等,也会有上述的症状出现,但如果我们感受到的焦虑情绪远远超过客观情况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应警惕病理性焦虑。

      两周后,洪阿姨在丈夫的陪伴下来院复查,问诊时洪阿姨的眉头略有舒展,称胃不舒服的感觉减轻了,但言语间总担心药物副作用,此时,问诊进入了一个“循环怪圈”。

      洪阿姨:“医生,我吃药后总感觉恶心,这个药副作用是不是太大了。”医生:“这个药是对症治疗的,能改善你的情绪和睡眠,刚开始服用是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但坚持几天就好了。”洪阿姨:“医生,不行啊,我吃这个药恶心啊”医生:“如果你有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停这个药试试”洪阿姨:“那怎么行呢啊,医生,不吃药那些坏情绪不就回来了么”医生:“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坚持服药,一定要足量足疗程服药”洪阿姨:“可是吃完这个药我感觉很恶心啊,这个药副作用是不是有点大啊”洪阿姨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呢?

      研究提出,负性注意偏向是产生和维持焦虑的关键所在。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威胁或相关刺激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分配。俗话讲的“人们总是在意自己在意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焦虑症患者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药物副作用以及自身的身体的变化上,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就会过分担心并且难以转移注意力。这也表现出焦虑症患者极差的药物依从性,对服药后任何一点反应都过于敏感,并容易将其归因到药物的副作用上,抗拒服药,甚至不再继续看精神科。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本人及家属应该如何应对?

      患者

 ●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足剂量足疗程规范用药。正确看待药物依赖性以及药物副作用。我们要明确药品不是毒品,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其发挥的只是治疗作用,而不会伤害身体。另外,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与抗精神病性药物不同,基本不会有认知、锥外系副作用,这些药物和一般的内科用药的副作用类似,比如小概率的胃肠道反应,会出现恶心、呕吐、轻度嗜睡或失眠等,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一般都是安全有效的。

●     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焦虑症患者往往会过高地估计“坏事”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总会认为这些坏事情造成的结果是毁灭性的、难以承受的。焦虑症患者可以在心理治疗师帮助下,改变不良认知并进行认知重建,也能通过松弛训练、呼吸控制训练、正念冥想等部分缓解焦虑。

●     学会自我调节,培养新的社会兴趣,如跑步、广场舞、瑜伽、听音乐等。

●     通过正规途径了解疾病的性质,督促患者按时吃药,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     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陪伴,应认识到患者所有的痛苦感受都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意志坚强些就能克服的。



下一篇:怎样才算失眠障碍?我们该如何科学的睡觉?     上一篇:警惕抑郁障碍伴有躯体化症状的孩子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