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关于校园霸凌,我们需要知道的事

发布时间:2022-01-20   作者:查贵芳   来源:   点击数:3202

很多人觉得暴力殴打、虐待、肢体冲突才是欺凌,实际上,并非每一种霸凌都是暴力行为,有些霸凌没有拳脚相加,但它们对被霸凌者的伤害却不亚于暴力殴打,而且它们不易被察觉,很难被发现,被霸凌者常常是出现严重的厌学、抑郁等状况,在专业治疗的过程中,才逐渐发现很多症状的起因是霸凌。

1642643462806200.png

一个15岁的女孩走进心理治疗室,低头不语。

前不久母亲问起她在学校的情况,一向温顺女儿突然脾气暴躁,与母亲大吵起来,女儿情绪崩溃大哭,控诉不想上学,活着没意思,幸好父母都在家,控制了当时的场面,避免了冲动造成的悲剧。但是父母吓坏了,意识到女儿情绪的严重性,带女儿来看心理医生,评估后才知道,已是重度抑郁,需要及时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她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似乎有些不合群。最初班上一些爱开玩笑的同学给她取外号,或者揪她头发,或者排队时有意无意推搡一下。她并没有在意,一笑了之。然而,一些同学越来越过分,每到课间休息时,就嘻嘻哈哈叫她的外号,故意推她,如果她去上厕所或出去接水,回来时就会发现课本、试卷或作业本不见了。她也很愤怒,但又不想去吵架,只是默默告诉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642643481117192.png

慢慢地,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开始对她不友好,大家就像形成默契一般不跟她玩,到最后,只要有人跟她讲话,其他同学就会一起起哄。甚至有人对她的朋友说:“你是没朋友了吗?你怎么还跟她玩?”她的朋友也不知如何是好,和她说话,怕自己也被孤立,不和她说话,又很担心她,自己也很纠结。

但是她不想给朋友带来麻烦。女孩在班里仿佛成了透明人,没有朋友,没有玩伴,只有孤独,形单影只。这样的压力,女孩独自承受了很久,当母亲过问她在学校的情况时,她压抑已久的情绪完全崩溃。

这种崩溃不是来自父母的逼迫,也不是学业的压力,而是她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从初中开始,女孩就一直遭受着班级同学的冷暴力,她选择隐忍,她不擅长表达,也不会保护自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新闻频出。

6.png

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通常被称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

需要注意的是:

1.霸凌并非为偶发事件,而是指长期性,且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会重复发生,并不只一次地被欺负。

2.霸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威胁、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同伴孤立、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QQ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

一般来说,霸凌有下列特点:

1.男孩与女孩同样地都会有霸凌行为。

2.从学生的自我报告中发现,男孩比较会进行霸凌行为。

3.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霸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4.言语霸凌是最常见的霸凌方式。

5.男孩比较会使用暴力霸凌,女孩则是以散播谣言、社交霸凌为主。

6.被霸凌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障碍。

 

开篇女孩遭遇的,就是典型的言语霸凌和社交霸凌。与暴力霸凌不一样,言语霸凌和社交霸凌常常是相伴出现,因为行为相对隐蔽,不太容易被识别到。青春期的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的不平衡发展中,内在的矛盾性可能让他们即使与亲密的朋友之间也会用言语相互嘲笑对方,称为“最佳损友”,所以霸凌者很难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而被霸凌者往往分辨不清这是真的在开玩笑,还是以开玩笑的名义进行攻击。

对被霸凌者而言,言语霸凌和社交霸凌所带来很强的孤立无助感,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状况,甚至自我伤害的行为,最为严重的是自杀。


校园霸凌的原因有哪些呢?

1.群体中的差异性

这源自于一种非常原始的自恋:你和我不一样,我就要把你区分开。可能Ta拥有不一样的外貌、穿着、性格,Ta体型肥胖,或者某些习惯的不一样,或者中途转学的新同学、插班生、留级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残疾的特殊身份的孩子,他们不属于某个小团体,人们就会把一些愤怒、恐惧、敌意等投射到那些“不一样”的人身上,这个人很容易成为群体里的“替罪羊”。

当一个人被排挤时,在别人眼中他做什么都是错的。

1642643511799616.png

2.竞争——嫉妒

他们可能嫉妒你的成绩,但却说“你一定是抄的”;嫉妒你身边的好朋友;嫉妒你的才艺;或者同时暗恋的男生对你有好感,在任何方式的竞争下产生的嫉妒心理都有可能会导致霸凌行为。

3.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被霸凌者

这些感觉不到安全的孩子非常敏感,常常以不安全的方式与别人建立联系,被家长要求听话、性格乖巧、软弱、不敢反抗的,在学校里也更容易被欺负。

他们也可能会做一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打断别人的说话,别人无意碰到会认为对方是故意针对自己而情绪爆发,性格容易相处的人往往能交到很多朋友,而这样不安全的孩子很容易体验到不被喜欢的感觉,甚至会“追着”和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玩,体验到更多的挫败感,他们可能在家里也是不被喜欢、被忽视的孩子。

4.png

4.向攻击者认同——霸凌者的防御

在原生家庭中遭受过父母体罚,或者目睹父母之间暴力行为的人,更容易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或者曾经是被霸凌者,模仿和学习自己害怕的人或经常受其攻击的对象的行为,使自己在心理上感到与那个令人惧怕的人或对象的认同,以此消除恐惧心理,防御内心的脆弱性,成为霸凌他人的人。

5.其他

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有些同学的性格高高在上,习惯欺负别人;在课堂上或课间的“出糗”成为同学的笑料;成绩一般,没有特点,朋友少,是班上的“小透明”;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很可能被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欺负;求助后老师、家长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有效解决,反而显得自己更加“另类”;家庭关系不和谐、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等特殊家庭的孩子;没有任何原因,没有做任何错事,但仍然会被霸凌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学校看似是单纯的环境,但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有欺凌,有背叛,有嘲讽,有孤立。孩子能与所有人友好相处,其实并不容易。

大人要学会如何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这一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校园霸凌虽然发生在孩子之间,却是成年人的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灵,本就是成年人的职责。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对霸凌行为说“不”

作为被霸凌者,面对霸凌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开始。告诉他们“你不可以欺负我”,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说出来,那霸凌行为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对于霸凌者而言,被欺负的对象越害怕、越不反抗,他们就越大胆、越开心。

也要学会交朋友,有自己的朋友圈,遇到困难及时向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求助,有力量还击的孩子是不容易成为被霸凌对象的。

3.png

2.增加对差异性的容忍度

放弃与自己不同的偏见作为同学,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有偏见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调整对他人的态度,他们只是和我们不一样而已,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

3.避免“假装没看见”

作为旁观者,当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并非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我们,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吗? “他被人欺负,你们总是假装没看见,是吧?” “……”“你们为什么不帮他?”“因为要是帮了他,下次就轮到我们被欺负了。”“假装没看见,就是欺负人的人的同伙,就等于是大家联合起来伤害那个孩子。这你们也不在乎吗?”“……”为了回答这些真实且沉重的问题,1997年,作为绘本作家的梅田俊作和夫人梅田佳子共同创作出版了《假装没看见》,将他们对孩子的观察与思考形成故事,通过孩子们愤怒和颤抖的胸膛,揭露了日益严重的霸凌现实。在出版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这本书在日本长盛不衰,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有读者在留言中表示,这本书写出了校园霸凌背后,旁观者对被报复的恐惧和人性的软弱。


4.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

留意孩子的变化,作为父母,对孩子遇到的问题、困难要多给予帮助,少批评、讽刺;即使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不要随意言语攻击。特别是当孩子第一次被欺负、被骗的时候,不要总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会让他们越来越懦弱,越不敢求助。很多父母可能会说:“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你不惹人家他们能欺负你吗”?如果孩子越来越不开心、不爱说话;衣服、书包、书本、文具总是脏兮兮的,或总是出现丢失的情况;晚上失眠或经常做噩梦;在上学前大发脾气或不想上学;说老师、同学不喜欢自己。这些情况长期存在,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士,或者咨询心理医生。

5.教师的正确引导

类似于“恶作剧”“学生之间的争执”“小题大做”“不过是个玩笑”的评价,类似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类似于“息事宁人”“视而不见”的处理方式绝非个例。教师要重视孩子的求助行为,这不仅仅是求助,更是求救。避免在课堂或班会上公开谈论被霸凌的同学,这样可能会更加被针对。面对霸凌,那些被逼入绝境的孩子,无法与父母、老师、同学,或者任何其他人交谈。而在另外一面,被欺负的孩子,往往也很容易成为新的欺负人者。

6.转学未必“一劳永逸”

转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也许会认为在新的环境中,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更容易重建社交关系。环境改变刚开始能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如果仍然沿袭旧有的行为模式,只不过是再一次重复不良经历。仅仅改变环境是不够的,也要改变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640.png

霸凌者可能会觉得好玩,很快就忘记了,你的愤怒并不会让他们受到伤害。

而被霸凌的人,内心充满恐惧,午夜梦回时会被吓醒,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走出那段阴影。

希望每位孩子都能拥有单纯快乐的校园时光。



下一篇:打开心理 “盲盒”,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谈急性应激障碍     上一篇:偶像离婚大战,谁来关心背后的孩子?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