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一名儿少医生的呼吁

发布时间:2022-03-02   作者:徐慧   来源:   点击数:2115

我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年,10年前开始进入儿少精神科领域学习,当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儿少科进修学习,见识了不少儿童青少年患者,如多动症,抽动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等。2018年在爱尔兰圣帕克大学医院进修,系统地学习了这家医院的儿童青少年中心怎样给儿童青少年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医疗服务,感觉获益匪浅。


目前国内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患者越来越多,各种疾病累计患病率高达20%,我们的儿少门诊和病房也是人满为患。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疾病不能接纳,认为孩子就是青春期矫情,瞎折腾,甚至有的家长发出质疑,凭啥医生通过几次就诊就能确诊孩子有抑郁症。有些家长面对孩子自杀等高风险行为也采取掩耳盗铃式的解读,比如:“医生,我们的孩子就是喜欢玩手机,只要有手机就没问题,不给玩手机就要自杀,他只是吓唬吓唬我们的,没有那么严重,你不要告诉他诊断结果,让他不要瞎想就可以了,请你帮忙开导他不要瞎想不就行了”

640 (2).jpg

作为一名儿少科医生我特别想对家长们说,多多听取孩子们的困境,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尤其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临床上很多孩子告诉我:“爸爸(妈妈)根本不听我说,总是这样还不如不跟他们说自己的困难。他们只关心我是不是学习了,是不是考了好成绩了。”此外,有不少孩子在学校中遭遇了校园霸凌甚至是猥亵强奸之类的事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告诉家长及老师,也没有报警,或者报警之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理干预处置。类似如此类压力性事件长期慢性对孩子的侵害,最终导致孩子们发病。

640 (1).jpg

如果家长自身也有困境,也要及时寻求帮助。临床中很多低龄的患者往往家中有一个以上情绪不稳定的家长,采取一些比如辱骂,殴打,不理睬等不恰当方式对待孩子。经过系统的家庭访谈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家长们自己也有很多困境,不具备抚育孩子所需要的各项功能,面对这样的家长其实也是需要系统治疗,帮助他们恢复为人父母的功能,当然,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是短期内能调整好的。往往这样家庭的孩子治疗起来就更困难,需要我们相关的学校,政府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借助一些长期资助项目对这些孩子进行长期的多维度的系统的帮扶工作。

640.jpg

目前我们跟学校方面联系密切,经常走进学校给学生、家长及老师科普相关精神卫生知识,同时我们也定期给学校老师安排系统的心理治疗培训课程。但是这样远远不够,学校心理老师的配置远远不够,目前很多学校没有专职且有实操经验的心理老师,好一点的学校可能有1-2个心理老师,但是面对目前病情较严重的学生是无法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转诊至精神专科医院系统治疗。很多心理老师跟我们反映,发现一些学生有异常,建议家长带孩子就诊,往往家长不能接受,耽误孩子们及时接受规范的诊疗。

有孩子因为患病需要办理休学手续,但是目前教育系统关于休学只是一刀切地执行一年,有不少孩子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我们建议能尽早回归学校尝试着上学,但是学校要求必须休满一年才能返校。那么这些孩子们在余下来的时间内不能回归校园,也没有什么适合的机构能接纳这些孩子,孩子们找不到适合的同伴群体,这样的困境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很大的一项挑战。一些孩子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沉迷于玩游戏,日夜倒错,甚至交上一些不适合的朋友引入歧途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作为一名儿少科医生我特别呼吁家长,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都能伸出援手帮帮我们这些孩子。



下一篇:从“疑难杂症”认识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心身疾病     上一篇:光环背后的人:谷爱凌的妈妈谷燕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