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度过敏感的春季?

发布时间:2022-03-21   作者:汪莲籽   来源:心理科   点击数:2050

640.jpg

江南多烟雨,尤其是2022年春节前后,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好生压抑,终于盼来了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大家争先恐后的出去踏青、郊游活动筋骨。但春季气温乍暖还寒、多风,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特别容易打乱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如果人体机能不能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极容易出现春季高发病,除了常见的伤风感冒、流行性乙脑外,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失眠等情绪相关问题,尤其是精神疾病患者,因机体对环境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导致体内外失去平衡,更容易因心理功能紊乱而出现病情的波动或复发,民间有句俗话:“菜花黄、病人狂”,每年医院在3-5月份都迎来就诊高峰。

640 (1).jpg

那么,在春季,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呢?


 

01

遵医嘱、规范治疗:精神疾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对轻度的心理问题可首选心理治疗,严重程度达到中重度,严重影响到社会功能时通常需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一些患者因对药物的误解或过于排斥药物的副作用而抵触服药治疗,常常因自行减药、不规律服药、停药等出现病情波动。在这里提醒广大病友,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这是源于药物对靶器官的非特异性原因所致,但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治疗疾病、改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相对安全有利的,在春季,更要规范治疗,防止病情波动

640 (2).jpg

02

生活作息规律:首先,饮食因均衡,宜营养可口,避免油腻生冷;其次,起居有时,顺应人体生物钟节律变化,避免熬夜及黑白颠倒,很多年轻患者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睡眠节律严重紊乱,孰不知身心是一体的,睡眠节律紊乱、生物节律的改变会引起脑内褪黑色素等分泌的改变,加重情绪的波动。另外春季容易使人犯困,也应避免白天过于贪睡而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白天可以通过适当户外活动、参加锻炼等减少“春困”。

640 (3).jpg

03

乍暖还寒、注意保暖:精神疾病患者本身机体对环境的调节能力偏弱,多数患者因患病及服药等原因,免疫力相对低下,春季容易伴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不宜过早的减冬衣

640 (4).jpg

04

加强人际沟通、适时调整心态:鼓励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向合适的人倾诉内心的烦恼,保持乐观的心态,多个角度看问题,不钻牛角尖,悦纳自己,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盲目攀比

640 (5).jpg

05

加强病情监测,及时门诊就诊:如果出现明显的多疑、抑郁、紧张、焦虑、害怕、烦躁、失眠,甚至有轻生意念或冲动倾向,请尽早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同时家人对患者做好安全监护

640 (6).jpg


 


下一篇:转机还是陷阱?——重视轻躁狂的识别     上一篇:从“疑难杂症”认识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心身疾病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