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十七课 关注睡眠健康

发布时间:2010-04-29   作者:本站   来源:院感办   点击数:94854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我们有理由对睡眠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一、什么是睡眠?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睡眠与觉醒的交替,是人体“生物钟”的一种内在控制。近代科学认为,睡眠是由某一特定部位所发生的特殊性中枢抑制作用产生的,这个特定部位就是所谓的“睡眠中枢”,由“睡眠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储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因此说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
     现代睡眠研究是从脑电波的观察来实现的。睡眠脑电把睡眠分为正相睡眠(又称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又叫快波睡眠)两种。前一种分四期,第一期是昏昏欲睡期,稍有刺激就会醒来;第二期是浅睡期,指入睡后的10分钟左右,一般对外界轻微声响不会有反应;第三期的轻睡期和第四期的熟睡期一般统称为深睡期,此时的睡眠不易被外界声响、刺激所干扰,人的呼吸和心率呈减慢趋势,睡眠中体力、精力的恢复主要是在这后两期。异相睡眠是一种身体肌肉虽然完全放松,但是脑电波却呈现类似清醒时的活跃趋势的一种睡眠状态,此时人的血压趋升、脑血流量增加、眼球转速加快,同时伴有梦的出现。它同样是睡眠的重要阶段,一般占健康成年人睡眠的20%~25%。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在一夜的整个睡眠过程中会交替、转换出现四~六次,这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节律。每天晚上的睡眠一般有4—6个周期,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一般持续90—120分钟。一般说来,前半夜深睡眠多,要比凌晨3:00后的后半夜睡眠更深一些、更好一些,也更重要一些。
二、睡眠的作用?
     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夜晚时人处于睡眠状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减弱,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节律慢而加深,基础代谢率亦降低,能量消耗大为减少,体内的能量储存大于消耗,从而使体力得以恢复。
     2.增强免疫力,加强机体康复: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睡眠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加快。充足适宜的睡眠既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也能在已患疾病时促使病情减轻与好转。
     3.促使生长发育:对于一个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来讲,身体发育状况的好坏,与睡眠质量的好坏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生长激素控制的,生长激素分泌的充足则孩子发育就好一些,反之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这种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的生长激素,多数是在睡眠过程中分泌出来的,醒后则分泌减少或停止,所以足够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4.提高智力:一个人工作效率的高低,对事物接受与反应的敏捷度,以及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均与他的睡眠好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贮存,因此,睡眠有助于保护大脑,提高智力。
     5.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现代研究证实,人在睡眠中身体内一切生理活动均会减慢,处于恢复和重新积累能量的过程,如果长时间的不睡觉或失眠,轻者可以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重者可导致早衰。
     6.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因为短时间的睡眠不佳,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者则可造成不合理的思考等异常情况。
三.正常睡眠时间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很不相同的,平均大约是8小时,有的人可能需4--5小时就够了,健康人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有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也不一样,刚出生的婴儿每日需睡16个小时以上,随着时光的推移,睡眠时间逐渐减少,青春期约需8~10小时,比成年人相对长一些。成年人阶段,每个人稳定在其特有的睡眠习惯上。一般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衡量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的,一般采用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客观标准主要指睡眠时间长短,如前所述,但例外比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必须参照主观标准。一般用“三个感觉”来概括主观标准。一是生理感觉,指第二天是否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感觉;二是心理感觉,指第二天是否有烦躁、焦虑等情绪出现;三是生活、工作感觉,指第二天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是否受到影响。
四、失眠的危害
     由于种种因素引起的失眠则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病症。人群中约30%患有重度失眠症,15--20%的人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而睡眠局限在“浅睡眠”的人的比例则高达70%左右。与此同时,失眠与精神疾病互为因果。约4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3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约20%的人有不同类型的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约15‰的人患有重度精神分裂症。这四类疾患的根源都与睡眠障碍有关。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虽然睡眠障碍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但是,有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人几乎都有睡眠障碍。
     科研发现,三分之一的高血压病例和五分之一的心脏病是由不良睡眠引发的。此外,还有脑卒中、猝死等等都与睡眠障碍有密切联系,在临床医疗中,许多病症可能是由睡眠疾病特别是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只要改善了睡眠或睡眠呼吸状况,许多病症可以不治而愈,至少可以得到较大缓解。
五、失眠的处理原则
   ①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
   1)咖啡和茶叶都是兴奋性物质,应该在睡前4~6小时停止饮用
   2)尼古丁是兴奋性物质,应该在睡前和夜间醒后避免使用。
   3)酒精是抑制性物质,可以加速入睡,但可以使人在夜间醒来。
   4)睡前少量进食可以有助于睡眠,但睡前吃得太多可以干扰睡眠。
   5)不要在睡前3~4小时内锻炼,下午4~6时锻炼可以帮助加深睡眠。
   6)在睡觉期间尽可能避免噪音、光线和过高的温度。
  ②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运用心理学方法去除心理障碍,重建行为模式,适当辅助于药物效果更好。
  ③原发疾病的治疗:失眠常与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有关,因此仅对失眠作症状治疗,难以取得预期的疗效,还可能延误病情。

  ④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睡眠障碍,采用不同的药物,力争良好的效果,但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主任医师    王鹏

针对本课内容如有问题咨询,可发送邮件至 sy_ygb@163.com ,我院专家


下一篇:第十八课 一次特别的访谈     上一篇:第十六课 什么是心理咨询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