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家庭教育 如何“舍”才有“得”?

发布时间:2021-05-21   作者:徐慧 副主任医师 蒋巧 心理治疗师   来源:   点击数:2488

      从《小欢喜》一点也不欢喜,到现在热播的很舍得的《小舍得》,讲述了不同阶段的家庭教育。自该电视剧热播起,因为剧情贴近现实生活,剧中的每一个教育话题,几乎都触及到家长那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剧中的三个孩子颜子悠、米桃、夏欢欢是同龄、同校、同班的,但三个家庭的教育态度并不相同:田雨岚是位“虎妈”,她的儿子颜子悠是个学霸,但这仍然无法消除她内心对孩子成绩更高层次的追求;南俪主张快乐教育,与成绩相比,她更在意孩子的快乐;米桃一家是进城务工一族,但米桃是个学霸,学习上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身边很多的家长也感叹,在这三个家庭的身上,似乎也看到了自家孩子和自己的身影。作为父母,如何平衡孩子的教育,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当代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小舍得》引发共鸣的原因。

      家长的困惑:道理都懂,但佛系很难 

      在《小舍得》中,由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被网友们称为“鸡娃”的教育方式。鸡娃,属于网络名词,是近几年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

      这样一解释,似乎身边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影子。

      儿子正在上初一的李女士说,虽然她告诉自己对待孩子要温柔,但是免不了在心态上还是经常陷入焦虑。“作业做不出来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免不了焦躁,也是应了那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陈女士说,平时孩子做作业,自己基本都在一旁陪写,如果遇到孩子成绩下降,自己更是着急上火。即便如此,她认为自己对待儿子已经足够宽容,她所在小区属于学区房,有很多为了陪读搬过来的父母,晚上小区的灯都到很晚才熄灭,还有很多次她看到对面楼有母亲训斥女儿,孩子的哭声夹杂着母亲的怒吼声,听起来令人感慨。

      另一位母亲张女士也表示,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平时在校已经很累,我们不想还占用她的课外时间,但是不补的话,确实有的成绩又上不来。”她说,作为家长没有不心疼孩子的,但是正如电视剧《小舍得》一样,“不舍得又能怎么样,毕竟升学看成绩看分数。所以只能先有舍才能得,我就告诉孩子要先苦后甜。”

      老师:家长不易,孩子更不易 

      老师们普遍反映,真正佛系的家长其实并不多。“真正佛系的家长有的就是那种‘牛娃’家长,孩子从小到大成绩稳定,而且非常好,这种孩子家长就很少操心。”

现实中,只要孩子的成绩分数出现波动,一些家长就十分焦虑甚至紧张,但是孩子偶尔的成绩波动是正常的。对于家长焦虑的心态和“鸡娃”的教育方式,其实反映了一种“电影院效应”,打个形象的比喻也就是当影院第一排的人站起来时,后排的人会紧随其后都站起来,因为谁都害怕看不到电影。

      “一些家长过于望子成龙,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但在金字塔顶端的只是少数人。一些家长通过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来缓解焦虑,无法接受孩子的挫败。孩子在高中阶段心理容易出现波动,家长也应该给予关注。一是要明确孩子的培养教育目标,另外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家长在逼着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和孩子同步学习,多学习一些亲子关系的知识和与孩子相处沟通的技巧。

      对于电视剧《小舍得》的不同教育观,有家长提出疑问:“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所谓的“鸡娃”教育,真的能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专家:教育方式没有好与坏 

      我院专注于青少年心理的专家徐慧表示,在她接触的诊疗案例中,精英教育和掐尖教育下,一些孩子反而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比如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焦虑。“很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和精力,但是孩子无法回馈到他们的期望值,家长自己就会崩溃。”她表示,很多家长无法系统评估孩子的特长,或者孩子成绩排名达不到他们的预期,不仅导致家长自身焦虑重重,而且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我们的成绩,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努力相关,另一方面确实也与孩子自身的智力水平相关。”在徐慧经手的案例中,一些孩子年纪轻轻但是已经压力大到失眠、早醒、抑郁,而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如今青少年的精神性疾病发病率正逐步升高,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小舍得》上的妈妈代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我看来,它们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我院另一位心理专家蒋巧说,但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个变化的过程。“每个孩子不一样,这些都和孩子的人格水平、个性特征有关系。有的孩子就是学习的料、爱钻研,有的孩子反之,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当被父母逼到一定程度,这类孩子会反抗。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有觉察和反思,要去做调整。比如说,有的孩子缺乏主动性,可能就需要家长的严格监管。有的孩子过度放养,也会缺乏规则。”蒋巧认为,父母的教育模式要根据孩子的特质、现状和需求做调整变化,不应该是僵化的。

      蒋巧认为,之所以家长过度焦虑,可能是因为以下因素:家长自身的心理或者性格原因、从众攀比心理、孩子自身的原因。家长第一要学会自我觉察,当和孩子出现矛盾冲突时,时刻保持觉醒的状态;其次,要用变化和时代背景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家长的成长环境类比孩子如今的教育环境,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再次,父母要有大局观和系统观,要知道升学和高考虽然是重要的事,但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下一篇:戒酒后预防复饮小技巧     上一篇:关注产后抑郁,呵护每位母亲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