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刘畊宏女孩们:运动有益,为什么动不起来?

发布时间:2022-04-27   作者:查贵芳   来源:心理科   点击数:2118

最近的主旋律除了防疫、抢菜,还有一项活动很流行,特别是一到晚上,这群人准点活动,并伴随腿酸、臀两侧疼、站不稳、螃蟹走路等“副作用”。原来是艺人刘畊宏在某平台直播间带领大家健身,相信很多人已经被他刷屏,他用好友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编排的毽子操差点让杰迷们脱粉,但也收获了一大堆“刘畊宏女孩”。
所以,#今天,你“刘畊宏”了吗?#

640.jpg

刘畊宏,1972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中国台湾男歌手、创作人、主持人和演员。没错,他已经50岁了,因身材太好几次被平台下播、警告,反而让他一周涨粉一千万后迅速蹿红。目前一家人定居在上海,因疫情隔离在家,刘畊宏夫妻于今年2月开始在某平台当起了健身主播,连将近70岁的岳母也会被喊来运动,平时家里的柴犬也不放过。刘畊宏到底有多火呢?有网友称:“上海有两个让我为之疯狂的男人,一个是直播卖货的李佳琦,一个是直播健身的刘畊宏,一个想要掏空我的钱包,一个想要掏空我的身体,他们两个的组合简称‘谋财害命’。”刘畊宏与李佳琦的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非常的热情和积极,直播间氛围感很强,网友会把直播作为自我陪伴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疫情隔离期间,这种陪伴式直播高度契合了当下大多数人的情感需要,居家运动也是很好的选择。刘畊宏的爆红也不是一蹴而就,近30年健身教练这一身份足以验证其专业性,他会反复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分解每个动作所训练的部位;其次将熟悉的歌曲编排成健身操,加入带有节奏感的口号,“come on,go,人鱼线,马甲线,练起来,腰间赘肉咔咔让它掉”,不断鼓励大家,将枯燥的运动变得生动有趣;另外,以家庭成员一起参与运动为背景,刘畊宏夫妻的互动也非常有爱,分享生活中的故事与温暖,会极大拉近与大家的距离,网友调侃“一路被塞狗粮”。

运动能够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快感,促进能量(卡路里)消耗,降低体脂率,身材变得更好,包括休闲运动、有氧锻炼、耐力运动等,如跑步、骑行、游泳、瑜伽、舞蹈、各种球类、太极、广场舞等。科学研究证明,规律科学的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若能够与他人一起参与或长期坚持适当运动,可同时满足个体“健康”需求和“社交”需求,从而降低焦虑与紧张感,提升积极的幸福体验。具体来说,每周3次、每次30~45分钟的运动产生的效果最好。
但事实上运动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情,从运动中获得快乐要坚持足够的时间,偶尔的运动并不能产生效果,很多人觉得与其花费时间在运动上,不如玩手机、喝可乐获得的快乐更多。医生对很多来就诊的患者都会叮嘱加强运动,几乎和“多喝热水”是一样听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做不到的“废话”,患者与家属苦口婆心的监督展开拉锯战,长此以往双方都感到身心俱疲。既然都说运动这么有用,但为什么就是动不起来?

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运动

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应该享受运动,坚持运动,从中获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上运动。如果“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还期待自己能够兴致盎然、主动积极的去做,做不到就责怪自己“不自律”,这未免也太苛刻了。如果你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且对自己的身体很满意,并不会感到焦虑,那么不喜欢运动也无伤大雅,我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即可,运动的方式有很多,也许哪一天可以发掘适合自己的运动。

负面情绪难以启动身体

抑郁障碍患者的典型症状即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意志减退,在生病过程中各种负面情绪会让生活变得被动,主观上感觉非常无力无助,肢体以及大脑的反应变得迟钝,看起来就是慵懒不爱动,这些是疾病不断发展带来的影响。运动对轻度和中度抑郁焦虑的患者都有较为积极的影响,重度患者可在联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式的情况下,等症状缓解后再鼓励其逐步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果觉得浑身没力气,稍微运动就累得大喘气是不太适合剧烈运动的,可以适当休息,从静态运动开始。

缺乏自信

无论是面对力所能及还是无能为力的活动,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因回避、退缩带来的沮丧情绪使自己更加无法行动。所以请停止对自己内心无休止的指责和批评,从“我做不好”到相信自己是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的,其实胖瘦并不是最重要的结果,自信是不断面对挑战累积而成的,除了坚持没有捷径,只要我们动起来,也许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并且一定要拍照记录,才能对比发现自己的变化。运动不是只为追求健硕,为的是挑战自己的勇气。

害怕失败

人总有“趋利避苦”的本能,潜意识会选择让我们感觉到舒服的事,但那些舒服的事情往往蕴藏潜在的危险,如“葛优躺”是最伤害脊椎的姿势。我们害怕未知的一切,比如害怕努力白费、害怕遇到意外、害怕任务太难应付不了、害怕别人的怀疑和嘲笑…所以一直动不起来。因为潜意识会有一个幻想:只要不去做,就不会感受到这些害怕的事情和情绪。也许并不是针对运动这一件事是这样的反应,意识到并承认这种潜意识并不容易,需要强大的意志和自我功能,要么继续回避,要么可以选择与专业人士探讨内在动机。

外界的期待

为了应对外界的要求而做,但并没有转化为内在的动力,自己是体会不到任何快乐和意义的。这样的人可能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为了让父母开心,满足父母的愿望,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或者喜欢什么,并没有发展出真实的自体,而是用来应对外部环境的虚假自体,自然是没有主动性的。

动不起来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如单纯因为懒……最后仍然要再次提醒大家,追求健康和美好身材并没有错,但任何运动都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运动,循序渐进,评估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是关键。对于平时缺乏运动,长期保持坐姿的人来说,切忌突然高强度运动,盲目跟风,着急想要跟上节奏造成运动损伤。毕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从床上下来就已经赢了,务必本人亲自参加并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体验运动的乐趣,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下一篇:面对疫情,不必恐慌,放松心态,共克时艰!     上一篇:疫情之下学生的心理调适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