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课 “情绪器官”的哀与乐——谈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主要包括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世界各国对心身疾病分类办法不同,心身疾病目前包含的范围广泛,包括的疾病种类也有不一致。
消化系统与社会-心理
其中,消化系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精神心理因素不仅影响胃肠生理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还可影响患者对疾病的体验、就医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
一、发病机制
早期的心理生理学研究都集中在应激或刺激与胃肠道功能关系方面,巴浦洛夫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的证实就是在对胃肠道的观察中确立的。
在19世纪,Beanmont在对手术后胃瘘的观察中,就注意到有关情绪变化与胃肠道生理功能之间的联系。
1922年,Cannon研究了自主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关系,并认为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并提出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可使消化功能受抑制。
大量的研究表明胃肠功能和结构形态的完整与个体的精神状态、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消化系统的调节中枢在大脑及皮质下。由于精神因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故任何心理因素及情绪变化都可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
消化系统中的胃肠器官有着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分布,心理因素与生理反应之间通过自主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等中介物质沟通和调节。
不良的心理应激因素、行为习惯及环境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紊乱
如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紧张,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亢进、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和腹泻等症状。
交感神经的功能紊乱
而交感神经的功能紊乱,可引起消化道血管功能异常、诱发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
“脑-肠轴”
这一系列的反应就是所谓的“脑-肠轴”,通过脑-肠轴,使心理和胃肠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的转归。
而2023年心身研究领域九大进展之一,由山东大学袁中尚教授团队利用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
4种胃肠道疾病
6种精神障碍
对4种胃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和6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从全基因组水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水平、基因水平和生物学机制水平开展大规模多效性分析,以阐明这两类疾病潜在的共同遗传基础。
该研究表明,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多效性位点广泛分布于整个基因组,这为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共病提供了遗传多效性分析证据,相关文章已发表在JAMA Psychiatry,该发现不仅支持“脑-肠轴”作为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共同遗传基础,同时也对这些疾病的同时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相关密切
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临床研究发现,客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患者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心理社会刺激等外来因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疾病,对于我们是否患上心身疾病有着关键性影响的是:我们自身对刺激的评价和应对方式。
也就是说,出现一个心理社会刺激之后,它们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得通过我们的评价和反应才行。
例如,对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存在比较被动、依赖性强、顺从、不好与人交往、缺乏创造性等性格特征及认知行为表现。
二、心理治疗方法
由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采用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强调采用心理行为指导与躯体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1.一般心理治疗
详细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将该病的相关知识交给患者,解除其顾虑及紧张的情绪状态,使其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培养规律的生活节奏,调整生物节律
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生活指导和环境调整,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模式,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解除心理负担,重视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及正确的摄食方法,戒除不良嗜好,逐渐培养稳定而规律的生活节奏,不断增强体质,最后达到治疗溃疡病的目的。
3.理智情绪疗法
该疗法是认知疗法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由Ellis在美国创立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评价和体验、即认知和信念引起。
也就是说,诱发事件本身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只是诱因,患者不良的认知才是根源所在。
因此,通过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有效的人生哲学,逐渐形成理性的信念,建立新的情感,可以间接减轻压力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
4.其他心理治疗
据患者的情况,对伴有不良情绪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患者,也可选用渐进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以增强体质,缓解负性情绪,最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