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相关部门>芜湖市精神卫生指导中心

2022年第四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发布时间:2023-04-0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081

【工作进展】

1.心理热线与心理援助。

(1)24小时心理热线。

10至12月接听热线655人次,成功干预危机来电(自杀自伤类)1人次,开展心理危机事件应急演练1次。

(2)心理危机干预。

10月17日,某高校的学生突然惊恐发作,心理老师求助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葛毅主任针对突发事件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及技术指导,有效避免了次级危机事件发生。

(3)疫情心理援助。

精神卫生指导中心选派市四院心理救援专家为各防控区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服务,两名精神科专家赴三山经开区为宜居星河湾疫情防控隔离点3000多名隔离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工作,摸排、评估精神疾病患者26人次,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3人次;安排1名医师驻点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承担方舱医院500余名群众的心理救治工作,开展个体心理干预及精神科诊疗20人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参加与三院定点医院确诊患者多学科专家会诊3场次,为8名确诊患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2.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10至12月精神卫生指导中心选派市四院心理治疗师为芜湖市社会(儿童)福利院12名儿童提供个体心理治疗70人次。

3.高危行业人员开展心理健康体检服务。

(1)关注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芜湖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市四院签订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体检项目,10至12月,开展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体检服务989人次。

(2)关注公安人员心理健康。10月14日,为芜湖市公安系统人员开展心理健康体检56人次。


4.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1)10月10日上午,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在芜湖轨道交通换乘站广场举办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公众重视并正确认识精神、心理相关问题,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良好氛围。现场进行了精神卫生知识有奖竞答互动,市民热情参与,气氛热烈。活动得到大江晚报、今日芜湖、芜湖生活频道等媒体平台大力支持,携手多名精神心理专家开展了线上直播、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各县(市)区卫健委在精神卫生日前后围绕“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的主题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走进校园、街道、社区进行义诊活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0000份,受益人群4800余人;利用网络媒体向大众推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歧视。

(2)10月10日,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葛毅受邀赴芜湖市一中教育集团中江中学,以“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为主题,为班主任及以上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授课及互动问答形式进行,有效提高老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参会的26余名班主任表示收获良多,并将讲座内容传播到各班级学生及家长。

(3)10月13日,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受邀赴弋江区十里江湾城市书房为弋江区归国华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葛主任以《躲进房间的孩子》为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受到与会20余人的一致好评。

(4)10月19日下午,市四院心理专家蒋巧、葛毅应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为该办公室职员进行心理解压的讲课和团体活动。 葛毅主任以《压力和情绪管理》为题,针对工作生活中因压力而产生的情绪问题,介绍如何进行调节。蒋巧主任教会大家通过图卡的形式进行心理减压的处理。本次通过讲课和团体相结合,让大家学中带玩更加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负性情绪并学会自我调节,受到主办方高度赞扬。

(5)10月22日下午,市四院心理治疗师时雨欣应安徽太平洋电缆公司邀请,为该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课。时老师以《了解情绪接纳自己》为题,通过对情绪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引出对焦虑、抑郁等常见不良情绪的思考,科普不良情绪与情绪障碍的区别,并将其与失眠问题进行关联,给出具体可行的缓解方法。通过讲座,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处理情绪的方法,减少对情绪状态的担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自己一点空间,接纳自我,健康生活。

(6)10月25日,根据市卫健委安排,市四院精神卫生指导中心科长、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前往市教育局参加关于《芜湖市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研究会议。

(7)11月17日上午,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梁霞受邀赴芜湖市教育局,为全市心理老师及班主任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此次活动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提高学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及提前干预能力,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医校共建,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8)11月23日,市四院心理专家梁霞主任应邀赴安徽工程大学,为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知识讲座,梁主任以“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为题,深入浅出讲授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自我调节一般心理问题,并给予建议和指导,受众学生达300余人。

(9)11月28日,应芜湖市广播电视台邀请,市四院心理专家梁霞主任做客“名医大讲堂”栏目,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梁主任以深入浅出、丰富形象的事例,向广大观众科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10)12月7日下午,市四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葛毅受安徽工程科技大学邀请,在线为教职工开展专题为“如何优雅地陪孩子长大”主题报告。葛主任深刻剖析了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及时解答会人员疑问,会场气氛热烈、轻松。3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培训,受到主办方及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11)12月8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赴芜湖市“名医大讲堂”栏目直播心理健康节目,以“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做好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主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受到主办方及听众的积极评价。

(12)12月14日,市四院心理专家梁霞受邀赴芜湖传媒中心“天天健康栏目”录制心理健康科普节目。

(13)12月20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赴安徽师范大学,为院校辅导员开展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谈话技术”为题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现场100余人参加。

(14)12月23日,市四院心理专家葛毅受邀参加市五院主办的中医年会授课,葛主任以家庭治疗方向主讲“如何优雅地陪孩子长大 ”,受到主办方肯定及与会人员的好评。

(15)10月,市卫健委组织市四院健康科普团队参加2022年全国精神心理健康公益科普大赛,市四院健康科普团队在决赛中名列前茅,其中市四院荣获“全国十佳组织单位”,5名专家获得“科普大咖”荣誉称号。


5.社会心理服务。

(1)医校共建心理服务。10至12月,芜湖市四院走进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为40名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为我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保驾护航。

(2)10至12月,组织为公交驾驶员、公安系统人员提供心理健康体检989人,用健康心理筑起安全防线。 

(3)12月16-1月20日起,精神卫生指导中心落实新十条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要求,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关爱系列讲座,邀请全国及省内多行业知名专家授课,通过腾讯会议共计开展相关减压课程十场,参与人员约400名。


6.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暨系列督导。

10至12月,继续开展全市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后系列督导12场次,来自教育、公安、司法、医疗等部门244人次心理服务相关人员参加,通过督导,不断增强我市心理危机干预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7.加强精神卫生能力建设培训。

(1)11月3日至5日,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和基层精防人员对老年痴呆评估与照护能力,市四院举办省级继教项目“老年痴呆患者评估与早期护理干预研讨”培训班,来自周边各医院的医务人员,各县(市)区卫健委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等150余人参加培训。

(2)11月10日,镜湖区卫健委举办《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多部门联席会议暨业务培训班》,市卫健委王学斌主任,市四院宋传福院长参加授课。来自公安、民政、残联、卫生、居委会等近40人参加了聆听,通过此次培训,有力地推动了镜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治工作的开展。

(3)11月17日至18日,市卫健委举办芜湖市《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防治新进展暨综合管理培训班》,各级精神卫生项目管理人员、数据管理员、精防人员及综治、公安、民政等相关负责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提升了相关部门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早期识别和转诊处理等能力。


8.持续加强精神卫生对口支援工作。

10至12月,市四院对口支援团队赴湾沚区、弋江区、南陵县等县区,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及专业技术指导等工作,累计筛查与诊断复核患者1260人次;技术指导406人次;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34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数达6300余张,累计受益3200余人次。


9.与公安部门建立安全预警提示机制。

作为市“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战时指挥部”重要成员单位,芜湖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管控工作,10月份,市精神卫生指导中心与市公安局建立预警提示机制,每日接收公安部门预警提示单,针对涉及警情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排查,累计协办133人次,其中有16人经筛查评估后送医治疗。


10.进一步夯实社区精神康复服务。

在三山区、弋江区、镜湖区启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通过市四院康复中心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共融等服务,不断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康复服务。


11.精神卫生质控与督导

(1)鸠江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整改验收

11月1日,市委平安办联合公安、卫健、司法、民政、残联、妇联、市精神卫生指导中心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对鸠江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整改工作进行了验收。经过半年挂牌整治后,鸠江区顺利通过验收。

(2)数据质量控制

①知情同意但无随访记录患者。全市91名在册患者全年无随访记录。各县(市)区应加强患者随访管理,提高患者随访及时性,做到应访尽访。

②持续不服药患者。全年每次随访记录均为“不用药”患者数,全市共2157人,占在册患者的10.71%。请各县(市)区加强对患者规律服药指导和宣教,减少持续不服药患者人数与比例。

③“医嘱勿需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全年每次随访记录均为“医嘱勿需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数,全市共13人。各精防医生应严格按照精神科医生医嘱填报此选项。

④失访患者数。截至12月31日,全市累计失访患者71人,占在册患者的0.35%。对失访患者,精防人员应当立即书面报告政法、公安等综合管理小组协助查找,同时报告上级精防机构,并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如实记录。

⑤患者流转情况。截至12月31日,全市报告卡迁入基层超过5日未处理转区县19人次,基层之间迁移患者超1个月未处理退回89人次;迁入待处理469人次。各县(市)区加强信息质控,对滞留在区县级的患者及时进行二次分配,并督促精防人员尽快接收、处理流转信息。


12.严重精神障碍项目管理与信息报送。

(1)686项目工作及日常管理:686门诊救助项目申报患者免费515人,截至12月31日,686门诊免费救治救助工作全部结束。

(2)发病报告卡、出院信息单报送。10至12月,全市报送发病报告卡882份,出院信息单858份,其中危险性评估三级及以上发病报告卡共203份,信息扫描推送至市公安局。


【基层精防】

基层奔忙,初心未改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区域精防综合管理

当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国家“二十条”“新十条”和我省“四十条”政策的实施,疫情防控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保健康,防重症,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特殊群体,疫情防控期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管理服务工作尤为重要,结合近3年疫情防控期间基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提出以下建议,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建立紧密联动机制,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

基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管理主要是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来开展,其中包含患者的发现、建档、随访、转诊等,管理主体为村居关爱帮扶小组以及精防医生,当前各村居均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可建立居民健康管理互助小组,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定期向村(居)委会汇报患者管理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村居和精防人员建立更紧密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帮助患者解决医疗、生活等相关问题。

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保障应急管理服务到位。

重大疫情期间,往往为了遏制疫情传播,会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势必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购药、治疗、转诊等造成影响,造成患者情绪波动、病情不稳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常态以及应急状态下响应机制尤为重要,常态下摸清患者用药及家庭情况底数情况,加大必要的药物储备,建立联系包保制度,责任到人确保应急状态下,患者不脱管不停药。县区级精防管理机构要协调对接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医保、交通等部门,帮助患者解决医疗救治问题。利用疫情防控期间村居网格化包保网络,建立包保台账,服务辖区患者,确保疫情期间患者病情稳定。

三、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着力提升基层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以专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对口支援机制,落实科包县(区)、医包镇的对口支援、帮扶行动,开展每月专科医师巡诊制度,对包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坐诊、宣教、复核、督导等工作,帮助基层精防人员答疑解惑,处理在日常随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一些常年居家不能外出患者开展上门服务,联合精防医生开展入户随访,培训村居关爱帮扶小组和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提升辖区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同时加强基层精防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推进力。

四、建立分类管理机制,精准提升综合管理救治水平。

应急状态下根据在管患者日常随访和治疗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类标色管理,其中曾发生肇事肇祸、病情经常波动和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标注红色,实行重点管理,增加随访频次和用药指导;对曾经有过病情不稳定和不规律服药的患者标注黄色,实行次重点管理,适当增加随访频次和用药指导;对病情持续稳定、规律服药患者标注绿色,实行一般管理,实行常规随访,加强早期问题发现和干预。所有人群建档立册,记录服务记录,结合重点人员包保,在应急状态下,医疗、管理资源有限,可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得到必要的医疗救治保障。

五、建立人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在管患者的不断增加,基层精防人员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管理患者数增加精防医生数,保障随访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缓解基层精防人员管理压力,加大对国家基本公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项目的资金分配比例,提高基层精防人员的绩效奖励标准,增加岗位获得感,探索利用卫生应急资金或其他渠道为精防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大力宣传工作突出的精防人员,激发精防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力。

(繁昌区卫健委  周孝才供稿)


【精防科普】

提升心理免疫力,无惧“恐阳焦虑”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出“新十条”,这意味着,即使阳了也没关系,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可以选择居家观察治疗。生活正悄悄发生变化:

街道核酸检测点减少,不用隔三差五“来一捅”;

公共场所、轨道交通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

不用担心“新能源人”核酸过期、手机没电扫不出码;

师生不用各自对着电脑手机“函授”教学;

跨省跨市的出行、被耽误的聚会和旅行

……似乎终于都快回来了。

钟南山院士说,新冠感染不可怕,绝大部分感染者可在7~10天恢复,研判到明年上半年疫情会恢复稳定。张文宏主任表示,新冠病毒在自然界规律发展下逐渐进入稳定期,而且对人类造成的损害也在逐渐降低。

根据目前形势,至少有80%-90%的人会面临感染,将会在春节前迎来高峰,朋友圈要么“阳”过、“阳”康,要么正在阳的路上。被新冠病毒吓了三年,很多人心理上很难接受突然变阳,多少都有点“谈阳色变”。

网络段子满天飞,“恐阳焦虑”在蔓延。

政策转变期难免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恐慌大量囤药,连黄桃罐头也卖断货,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

1.感染本身的不适

很多公众人物、网友开始将自己感染的经历告诉大家,没有那么可怕,不要恐慌,这是很好的方式。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也发文《书生牧羊|疫情面前:实事求是、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坦言自己及周围人新冠阳性之后的直观感受,“症状有轻有重,最重的是高烧超过39度,轻的就是咽喉痒,没人有呼吸困难、肺病变”。

2.“我可能会死”的灾难化想法

想象某件事的最坏结果,将小概率事件灾难化,低估自身应对能力和可以调动的资源,用这种“灾难化思维”看待疫情会对“阳”会产生窒息感。这种不安全感激活了生存焦虑,焦虑障碍就是因为过度恐惧,如特别担心自己的健康,不敢出门,不敢去公共场所,最终失去很多正常的生活功能。

3.担心传染给家人

一般成年人感染症状都比较轻,甚至有时无症状,都不知道自己何时何地感染,但老年人(年龄≥60岁)始终是新冠感染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家人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如果家里有老人、病人、孕妇、儿童等相对脆弱人群也是我们的软肋,应尽量让他们避开第一波流行高峰。

4.放开后的失控感

为了抗疫社会各界都付出了很多辛苦与努力,有人说国家保护了三年,剩下的路要靠自己了。

这种“放开”打破了某种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平衡,我们像孩子一样失去庇护,害怕被抛弃,而一直过度被保护的孩子会变得无能和抱怨。

国家真的不管了吗?正是这三年的保护让我们远离原始毒株,国家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缓冲和准备。究竟怎么来当好“第一责任人”,也许刚开始并不那么顺利,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选择,小到每天吃什么,大到未来做什么,享受自由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程度的风险,疫情不再成为推脱的理由。

我们又如何一起捱过这个冬天呢?一些应对方法可供参考:

延缓整体感染时间曲线

生病是不舒服的体验,没落到自己身上仍然是不确定,所以能不生病尽量不生病,能晚一些感染就晚一些,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将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感染不可怕,也不能掉以轻心

部分人放松后放飞自我,防护不再严密,造成病毒的再度传播,虽然症状不严重,但传播速度和普通感冒不是一个量级,不能掉以轻心。

用更符合现实的想法代替灾难思维

正确了解病毒,才能消除恐惧。奥密克戎引发的感染仍属自限性疾病,毒株不同,症状表现会有差异,致死率和流感差不多,无需过度焦虑恐慌。

保持适度的焦虑,不危言耸听

过度未雨绸缪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躯体不适、疼痛敏感度升高等,反而降低身体抵御力,使病毒“有机可乘”。铺天盖地的疫情知识适度关注就可以了,囤必备的生活用品和药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积极接种疫苗、不聚集……留有一定家庭储备金也很重要。

心理上的准备

感染人数肯定会增加,以轻症为主,对症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症状,病毒可能会继续变异,做好再次感染的准备,学会如何照顾生病的人,协调家庭、工作等。

害怕是正常的,学会为自己负责

在暴露反应预防疗法中,让来访者暴露于焦虑情境和事件中,不采取任何寻求安全感的行为,直到焦虑到达峰值后会自然慢慢回落,可能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后趋于平静。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自己权衡利弊,也许就在第一步的暴露中,作出改变就要面临不确定性,刚开始会很可怕,适应之后会慢慢重新建立起生活的秩序和掌控感。

提高社会支持,一起当“发烧友”

一个人生病可能是孤独、不好意思的,如果大家都一样,病耻感就没有那么强,可以相互支持和照顾,分享缓解症状的心得,交换资源等,自己的难受和担心都被很好地回应和共情,即使生病的过程也不那么孤独和难熬。

多睡觉多运动,提高免疫力

虽然免疫力个体差异较大,但请相信:你的身体比你想象中更加坚强,更加爱你!当你受伤或者感染时,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充足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的好处无须重申,道理都懂,那就趁这个机会行动起来。

利用正念缓解焦虑

感觉不安时,可以尝试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或者跟着指导语练习正念,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且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简单易行。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绝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试来缓解压力和应激反应,您也可以拨打芜湖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53-4825555,接线员为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提供及时、科学的指导。如果尝试各种方式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应做好自我防护至医疗机构寻求更加专业的干预和治疗。

总之,客观上疫情并没有消失,放开并不是放任,我们只是换一种应对方式,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直到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

很多人已经做好了“迟早都要阳”的准备,心态放平才是最好的免疫力,新冠只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压力源之一,一个小插曲,和人生中要遇到的千千万万件事没什么分别,这是正常的,都会过去的。


(查贵芳: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



下一篇:2023年第一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上一篇:2022年第三季度芜湖市精神卫生度工作进展

联系方式